这将可能扼杀中国经济的动力。
随着投资品种的增多,理财产品的组合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专业性极强且往往涉及多个领域,因此专家理财在财富管理的模式中占据了绝对地位。例如在资金门槛、收益率、业务限制等多个方面的监管标准不统一,造成各类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竞争条件事实上的不平等和金融秩序的混乱。
中国理财市场未来几年的快速发展主要来自以下因素的推动:一是个人金融资产规模增长迅速,理财需求潜力巨大。二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中国金融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为理财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财富管理机构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个人金融超市,为客户提供包括理财策划、养老保险、房屋按揭、资产管理、税务规划甚至法律咨询等一站式选购,满足客户综合性的理财需求。毫无疑问,在多年以后,目前我们所正在经历的这段时光,会成为未来金融业研究的重要素材,也必然会成为许多未来金融业出现重大转折和变化的重要起点。到了80年代末,融合了传统存贷款业务、投资业务和咨询顾问业务的组合式理财产品快速发展起来,并成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
理财产品法律关系不明确,引出很多法律纠纷。二是产品开发以客户细分和市场定位为核心,开发面向不同客户群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既扩大了市场份额又增加了产品差异性。自1985年广场协议后,美元就迎来了熊市,并在十年后的1995年触底。
但由于很多人正乐在其中,政府不会先发制人,消灭泡沫。在中国,股市的转折点经常与政治日历相关。例如,商人再也不愿意把精力放在实体经济中,转而投入时间和精力,从事市场投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和流动资金被吸入市场,价格被进一步哄抬,不断验证着人们看多的预期。
当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可能会输得一无所有,然后,可能就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在股市泡沫中,大部分家庭会损失,而极少数人则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很难讲美元何时会转强。在格林斯潘时代,金融市场相信他总会在危急时刻出手救市。土地销售收入以及物业销售带来的税收,占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很大一块,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动力来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当美元恢复强势时,可能在2012年,中国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可能会像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一样,遭遇雪崩。
目前的美元熊市始于2002年,从那时算起,美元指数(DXY)的价值已减少约35%。无论从百姓的购买力,还是预期的出租收入看,中国的房价都高得离谱。照此发展,几乎可以肯定,中国资本市场和经济将会硬着陆。如果把上轮熊市作为标杆,目前的熊市可能会持续到2012年。
在泡沫肆虐时期,他们的出生率下降,随后,尽管政府激励,这一状况也没有改变。短期内,这种信念会自我实现。
评估房价,最重要的方法是衡量一下价格收入比和租金收益。一旦市场下跌到一定程度,政府可以引发另一波巨浪,使其再次焕发生机。
虽然目前中国正在经受出口疲软的折磨,但弱势美元使中国得以大肆释放其在过去五年内积聚的流动性,而不必担心货币贬值的风险。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在泡沫起来时,钱从一个人的口袋进了另一个人的口袋,只要钱还在中国国内流动,就不会产生什么长期危害。当大多数人都拥有财富,并在社会中有一席之地的时候,市场经济才是稳定和有效的。如此造成的社会后果可能相当严重。其实,预言泡沫什么时候破灭并不难。政府先是掀起了流动性巨浪,然后想关上这个水闸。
相反,如果全球经济那时依然疲弱,依照我个人观点,股市、房地产市场和经济都将出现硬着陆。我觉得,政府可能会采用这一策略。
严重的通胀将迫使美联储加息,或许会成为击碎泡沫的催化剂。房市蜃楼 房地产泡沫通常导致经济过热。
没人能肯定地说,这到底是真正的资产繁荣,还是只是泡沫。泡沫的爆裂将给整个国家带来极坏的后果。
而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城市人均收入的7倍。例如,那些以超高价格投标的土地,会被封为地王。过去,中国股市大起大落,这表明政府根本无力阻止市场下跌。相对于每月领固定薪水,他们更愿意看到自己持有的股票价格在一天内变来变去,然后开始产生幻觉,认为自己能在股市里面挣到大钱。
尽管上半年新增贷款达到7.4万亿元人民币,但6月贷存款比例仅为66.6%(去年12月这一比例为65%),增幅甚微。中国的财富差距现象已非常严重,泡沫使情况变得更糟。
和过去一样,散户投资者通常会赔钱,特别是现在刚跳进股市的那些人。上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用两位数的幅度加息,以控制通胀。
现在的年轻一代,对真正的工作兴味索然,反而沉迷于股市投机。但是,现实情况完全不是这样。
当然,货币政策可以促成一个短暂而火爆的美元牛市。泡沫除了造成再分配的净亏损,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中国的城市人口会另外增加3亿人。中国的城市居民人均占有住房面积为28平方米,按国际标准来衡量的话,这一水平也相当高。
美元疲软和出口强劲,造成了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状况。然而,到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来喂饱这头野兽之时,泡沫也就破裂了。
事实上,在政策决策层,许多人认为,泡沫有利于经济复苏。如果政府尽其所能制造流动性,那么,当泡沫破灭时,连挽救的弹药都没有了。
于是,又有更多的人加入这场狂欢。当这样的情况出现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eqy7v.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wwv/076.html
有话要说...